“老师的皱纹像小波浪!”
“几十年后的我居然戴着老花镜!”
“如果看到未来的自己,你最想知道什么?”
10月26日,嘉兴市秀水中等专业学校“爱心树”心理团队成员丁利斌走进栅堰社区,为社区小朋友带来《AI赋能时光里的我》心理课。本课通过科技体验、互动讨论与情感表达,引导孩子们正视成长、接纳变化。
AI“变老照”引爆课堂:笑过之后是思考
课堂伊始,丁老师率先借助AI技术,为自己绘制出了一张“老年照”——眼角的细纹宛如岁月精心镌刻的诗行,鬓边的白发恰似冬日初临的霜雪。这奇妙的画面,瞬间激起了孩子们内心好奇的涟漪,引得他们热烈议论起来。
学生们依次兴奋地走上台去体验。当屏幕上跳出“几十年后的自己”时,他们的反应格外鲜活:有的惊讶地瞪大了眼,有的害羞地低下头,也有的盯着照片若有所思……“一开始看到自己老了的样子,我有点害怕。”一位五年级学生坦诚分享,“但老师说,每个年龄都有独特的美,这让我心里舒服多了。”
情绪着陆法:给成长焦虑一个“暂停键”
面对部分孩子因“变老”产生的不安,丁老师耐心解释道:“AI生成的只是一张游戏化的照片,真实的成长远比外貌的变化更精彩——那些岁月里积累的经历和智慧,才是最珍贵的东西。”
他还教给孩子们“5 - 4 - 3 - 2 - 1感官着陆法”:感到焦虑时试着说出5个看到的物品、4种触摸到的感觉、3个听到的声音、2种气味和1种味道。“比如现在,我能看到黑板、课桌,摸到笔的塑料外壳,听到窗外的鸟叫……”在丁老师的示范下,孩子们很快掌握了这个小技巧,学会在情绪波动时快速回归当下,缓解焦虑。
“时光信封”:用画笔和文字传递温暖
在“未来的我”创作环节,孩子们拿起画笔、铺开信纸,认真描绘着心中的未来:有人想成为医生,“因为我想帮助更多生病的人”;有人期待组建热闹的家庭,“那时我会陪孩子踢足球”……完成创作后,他们将作品小心翼翼地装入“时光信封”,随机传递给3位同学。收到信封的孩子,则用温暖的文字写下鼓励:“我觉得你会成为超棒的医生,因为你一直很有爱心!”“你的梦想一定会实现,加油!”
这堂以AI为载体的心理课,让孩子们学会了用积极的眼光看待成长,用温暖的心意对待身边人。未来,学校“爱心树”心理团队将立足“家门口的成长营”项目,打造更多既新颖又贴近孩子心理需求的心理课程,助力孩子们以更阳光、更从容的心态面对成长。
微信公众号同步,点击链接了解更多详情《心灵之秀│与“未来的自己”温暖邂逅,这堂社区心理课让孩子们读懂成长——秀水中专“爱心树”心理团队送课进栅堰社区》https://mp.weixin.qq.com/s/GkrF_RcRtmgApIq6vSiLd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