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研活动 >> 详细内容
 
教研活动 >> 正文
淬火行动·机械篇:车间砺剑,产教同频淬“双师”成长之路——数智制造系机械专业教研组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学习
日期:2025-08-15 09:58:36  发布人:jxxszz  浏览量:9

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让教育教学紧密贴合行业实际需求,数智制造系机械专业教研组教师走进嘉兴奥昌机械设备、正亚机械厂、金鑫五金、浙江庞驰医疗器械等多家机械企业的生产一线,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变形记”。这场以“淬火”为名的暑期实战,不仅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重塑,更是产教融合战略下职业教育者向“双师型”人才蜕变的铮铮誓言。

 

车间砺技,触摸工业脉动

在嘉兴奥昌机械生产车间,教师们以“技术员”身份深度融入智能制造流程,从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程序调试到工业机器人的轨迹校准,从热处理工艺的参数优化到三维检测设备的建模,系统梳理了《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中18个关键教学模块的实践落差。实践中,他们深刻认识到理论参数与现场实际情况的细微差异可能对产品质量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思考如何在相关专业基础课程中增加更贴合实际的实操案例。

lQDPM49DGvQQC-XNC9DND8CwQHPKsevPcSYIe4UkcTwiAA_4032_3024.jpg

 

CF9FD007-42A4-4184-BE2E-6B4EDED0AA2C-63714-00003B5A697AA0F6.jpg

 

数智熔炉精进教学内核

正亚机械的数控加工车间,教师们全身心投入各类数控设备操作与编程学习从数控车床的简单轮廓加工,到加工中心的复杂曲面铣削,一步步摸索不同数控系统的编程逻辑与操作技巧不仅总结出一套贴合企业实际生产的参数设置方法通过调整走刀路径、减少空行程等方式切实提升加工效率这些实践经验将帮助他们在教学中精准讲解知识要点,学生更快掌握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

FC25EBC0-C3FC-4C95-AF55-B353EA707C03-63714-00003B5A74AF68F7.jpg.JPG

 

【产教共振打造传承桥梁】

实践期间,机械教师团队与企业工程师共同攻克“薄壁件变形控制精度”难题。他们将《材料力学》中的弹性变形理论、《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残余应力分析方法,与企业积累的工艺经验深度融合,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工艺仿真,最终提出采用预应力装夹与低温回火相结合的创新方案。这一攻关过程将转化为教学案例,应用于项目教学中,实现“教学问题—企业解法—课堂转化”的闭环。

EA1F1F2A-5C7A-4788-8077-0887EA854851-63714-00003B5A23B7D8F4.jpg

 

57536772-4FBC-4DCF-9502-057BB72C9326-63714-00003B5A5FEAE573.jpg

 

C99F65B5-A9B7-4416-AC54-A6DD535FAE25-63714-00003B58F4E41940.jpg

 

淬火成锋,铸造工匠之师

“讲台授课”到“车间实战”的角色转变,让机械专业教师带回了重构课程体系的清晰思路——2025年度数控实训课程将以企业真实项目作为课程入门,在产线与教室的双向流动中,铸就兼具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数智工匠正如金鑫五金陈总工程师所言:专业教师用学术视野为企业技术升级注入新动能这种跨界融合催生的创新火花,正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核心

lQDPM4u-tJfGSuXNC9DND8CwO0gV1qyUURYIe4T0DL_lAA_4032_3024.jpg

 

C99F65B5-A9B7-4416-AC54-A6DD535FAE25-63714-00003B58F4E41940.jpg

 

lQDPD4UBvotBR9XNCrDNDkCwoyu7ksUDI4oIe4-A8e7fAA_3648_2736.jpg

 

展望未来数智制造系将持续深化教师下企业、企业导师进课堂的双向流动机制,让每个专业都与行业龙头企业结对,每位教师都具备解决企业真项目难题的能力。我们坚信,当职业教育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培养出的不仅是技术技能人才,更是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生力军。

 

微信公众号同步,点击链接了解更多详情《淬火行动·机械篇:车间砺剑,产教同频淬“双师”成长之路——数智制造系机械专业教研组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学习》https://mp.weixin.qq.com/s/UfFLeTSg00mv24p-55j_SQ

核发:jxxszz 点击数:9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