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伴随着盛夏的蝉鸣,孩子们期盼的暑假即将开始。为确保孩子们度过一个平安、健康、充实的假期,现就暑期安全重点领域提出以下倡议:
一、远离危险水域,筑牢生命堤坝
炎炎夏日,游泳成为热门选择,但溺水风险不容忽视。请家长务必落实“四知两必”: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孩子外出时必须携带通讯设备,必须约定回家时间。提醒孩子牢记“六不两会”: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盲目下水施救;发现险情会互相提醒劝阻,会基本自护自救方法。建议家长陪同孩子到正规游泳场馆学习技能,将野外探险精神转化为水上运动兴趣培养。
二、关注气象预警,科学防灾避险
暑期是台风、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的高发期,要关注天气预报和气象预警。当发布台风预警时,固定好阳台物品,及时关闭门窗,避免外出;暴雨天气时,远离低洼路段、地下通道,不涉水行走,防止触电或掉入窨井;高温天气时,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如及时补充水分,穿着透气衣物等。建议准备家庭应急包(含手电筒、矿泉水、急救药品等),并与孩子一起学习应急避险知识,开展防灾演练,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识破常见骗局,守护财产安全
青少年社会阅历尚浅,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这使得他们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目标,常见骗局包括“兼职刷单返利”“游戏账号交易”“免费出国旅游”等。请提醒孩子牢记“三不三要”:不轻信陌生来电、不透露个人信息、不点击未知链接;转账汇款前要核实、大额支出要家长确认、要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开启预警功能。同时,定期与孩子复盘典型诈骗案例,提升辨识能力。
四、规范网络言行,维护信息安全
网络并非法外之地,不当言行可能引发法律风险或信息泄露。家长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谨慎对待网络交友,不轻易透露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定期更换社交账号密码,避免使用简单重复的密码。
五、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平安出行
假期出行增多,家长要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步行时走人行道,不闯红灯,不翻越护栏;乘车时系好安全带,不将头、手伸出窗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有序上下车,保管好个人财物;年满16周岁且取得驾驶资格方可骑电动车,并佩戴合格的安全头盔;禁止无证驾驶摩托车,拒绝“飙车”“炸街”行为。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强化孩子安全意识。
六、谨慎交友择伴,保护人身安全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社交需求强烈,但在社交过程中需警惕潜在风险。家长要引导孩子谨慎交友,远离社会不良人员,不吸烟、不喝酒,不参与非法集会,不参与打架斗殴、赌博、吸毒等违法活动;不进入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酒吧、网吧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家长需关注孩子情绪变化和社交动态,发现异常及时沟通引导。
七、增强防范意识,提升实践能力
社会实践能让孩子积累社会经验,提升综合能力,但家长要帮助孩子选择正规、合法的实践单位,警惕“黑中介”和高薪陷阱;提醒孩子保护好个人隐私,不随意透露家庭信息和个人敏感信息;教育孩子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遇到不合理的工作要求及时与家长、老师沟通。
八、做好出行规划,保障出游安全
暑期是旅游旺季,无论是家庭出游还是同学结伴旅行,都要提前做好规划。出行前,了解目的地的天气、交通、民俗等情况,选择正规旅行社和交通工具;游玩时,遵守景区规定,不擅自进入未开发区域,不攀爬危险地段;在人员密集场所,保管好个人财物,警惕扒手和诈骗。家长要提醒孩子尊重当地风俗习惯,文明旅游。
九、关注内心世界,守护心灵阳光
脱离校园环境后,心理问题更易显现,部分孩子可能会因考试失利陷入自我否定,或是因家庭矛盾产生焦虑情绪。家长需要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多与孩子沟通交流,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与感受;鼓励孩子培养积极的兴趣爱好,让他们通过健康的方式释放压力;当孩子遇到困扰时,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问题,给予他们理解与支持。若发现孩子情绪低落、行为异常等情况持续较长时间,可以拨打嘉兴市青少年24小时心理热线0573-88517885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各位家长,暑期是孩子休整身心、探索实践、提升自我的宝贵时光,更是考验我们监护责任与安全意识的特殊时期,请务必多一份叮咛,多一份关注,多一份陪伴。让我们以爱为舟,以责为帆,共同为孩子们构筑坚不可摧的安全港湾,护航他们奔赴更辽阔的成长之海!
温馨公众号同步,点击链接了解更多详情《家校携手筑屏障 暑期安全护成长——秀水中专2025年暑期安全致家长的一封信》https://mp.weixin.qq.com/s/KUa9-1OZ1s9lD9-Dc2JeTg